<p id="xx5vx"></p>
      <p id="xx5vx"></p>

      <pre id="xx5vx"><cite id="xx5vx"></cite></pre>

      <p id="xx5vx"><dfn id="xx5vx"></dfn></p>

      <pre id="xx5vx"><mark id="xx5vx"></mark></pre>

      <p id="xx5vx"></p>

        <output id="xx5vx"></output>

        空氣能源網

        新能源車保險有待研究險企不敢輕易松價

        發布時間:2018-06-04 17:13:42   來源:   瀏覽次數:
        【摘要】      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存在的諸多不規范是一回事,保費偏高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缺少規范和監管造成的,后者則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體量太小,缺乏數據支持導致的。

        收費標準存差異 續保環節不規范

        2017年,在乘用車銷量增速整體放緩,全年同比僅微增1.4%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卻實現了53.3%的大幅上漲,而且這一態勢預計將在2018年得到延續。的確,在政策的鼓勵和鞭策下,新能源汽車不僅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各大外資車企也正紛紛向這一領域布局。然而,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后市場的建設卻遠沒跟上趟。近日,記者調查發現,新能源汽車的商業保險不僅在收費標準上存在巨大差異,在續保環節也存在明顯的不規范操作。

        新車成交價明明是政府補貼后的價格,保費卻按補貼前的價格收;明明是同一款車型,車險費用卻可以相差千元;車輛第二年理應按折損價核算保費,保額仍是新車價……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這些圍繞在它們身上的保險亂象也愈加明顯。

        值得期待的是,保監會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專用險提上議程,具體細則最快將于2018年年中發布,屆時新能源汽車售后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

        價格不透明,車險費用差距大

        “車便宜,車險貴”是大部分新能源車主的普遍感受。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享有國家和地方政策的高額補貼,這樣一來,新車的實際購置價往往比廠家指導價便宜很多,可在消費者購買商業車險時,保額卻要按車輛補貼前的價格核算。

        以北汽新能源暢銷車型EU200為例,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為15.88萬元,政策補貼加上廠家優惠終端售價僅為5.68萬元,10萬元的保額差距,保費相差至少千元以上。要知道,在傳統燃油車市場,車險的保額通常是以車輛交易的實際發票價格為準,這也難怪消費者對新能源車險的收費標準多有抱怨。

        2016年,陳先生以補貼后5.9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江淮iEV4,而他在人保投保的車險卻是按車輛補貼前約15萬元的標準上的,商業險加交強險總計6100元左右。但要按著車輛的實際購置價計算,他的保費大約可以少交1200元。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有一小部分車主的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確是按車輛的實際成交價購買的,只是他們沒有像大部分車主一樣選擇市場的主流險企,而是選擇了一些在車險行業名不經傳的保險公司。

        “當時4S店告訴我,新能源車的保險都是按補貼前的價格上的,從來沒聽說過還能按補貼后價格上的!”陳先生的驚訝其實代表了大部分和他一樣的消費者。在他們的認知里,按補貼前價格上保險是新能源汽車的行規。

        保值率更低,新能源車續保竟無折損

        眾所周知,傳統燃油車在次年續保的時候,車損的保額較上一年約有10%的折損,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記者卻發現,很多車主的商業險在第二年續保時,保額仍與新車購置價相同。即便車輛第一年的保險是按補貼前價格購買的,第二年依舊沒有絲毫變動。

        2015年7月,李女士花費26.1萬元購買一輛騰勢300,這輛車的補貼前售價是36.9萬元,李女士的商業車險也是按這一標準購買的,其中僅車損一項的保費就為4736元。2016年李女士續保時其保額分文未降,仍為36.9萬元。相比李女士的遭遇,王女士的經歷更令人匪夷所思。王女士告訴記者,2016年她以12.69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新能源車,車損保額一欄同樣為此數額,然而續保時,其車損保額不降反升,增到了13.69萬元。

        對此,王女士也覺得納悶。而4S店和保險公司給出的回應是,李女士車輛是在廠家搞促銷時購置的,當時4S店給便宜了1萬元,第二年他們只是把原價補回來了而已。

        公開資料顯示,受制于電池耐用性因素的顧慮,在二手車市場,當前暢銷的新能源汽車殘值率普遍低于相等價值的傳統燃油汽車。根據2017年二手交易情況統計的汽車保值率顯示,以同為25萬元左右的車型為例,天籟汽車三年過后殘值仍可為原車價的6.5成左右,然而一輛等值的純電動汽車,三年殘值卻只余下不到4成。

        新能源車風險有待研究,險企不敢輕易松價

        “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存在的諸多不規范是一回事,保費偏高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缺少規范和監管造成的,后者則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體量太小,缺乏數據支持導致的,而且,從保險公司目前掌握的賠付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風險研究還有待加強?!北kU分析人士表示。

        從出險的主要原因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相似,都是因碰撞導致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碰撞致損的關鍵零部件上,新能源汽車搭載的動力電池遠比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更脆弱。由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其承保的20129起新能源車出險事故當中,涉及到動力電池損失的案件有236起,占比是1.2%。其中更換動力電池總成的有29起,占到整個電池損失案的12%,也占到了全部車險案件的1.4%。這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損毀率是傳統燃油車發動機損失事故的3倍。

        在最近召開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交流會上,中國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副主任何浩表示,此前,保監會財產險監管部組織課題組對新能源汽車相關風險從保險視角進行了初步研究。他們發現新能源汽車的風險特征主要表現在:技術成熟度與普及度直接影響車輛賠付成本;電池特性導致較傳統燃油汽車更易發生自燃;電力驅動汽車時噪音小不利于保護行人安全;部分廠商回收事故電池,使真實風險無法充分暴露;新能源車使用者的風險特征存在差異,女性消費者比男性消費者更傾向選擇新能源車,18—35歲的年輕消費者對新能源的購買意愿較高等方面,并將根據這些特征進一步深入研究,進行細致的評估、量化。

        新能源汽車專用險提上議程,最快年中公布細則

        據保險精算專家白羽介紹,車險的定價講究“從車從人”因素,所謂的“從車從人”是中保信搜集了行業至少在千萬級數量的賠案,然后從人和車的維度上進行GLM廣義線性建模,看每個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具體來說,“從人”指的是車主的性別,年齡,駕齡;“從車”指的是車的平均行駛里程,NCD(出險次數),車輛用途等等,每一個因素都會影響車險價格。

        白羽表示,目前,保險公司只能按現有體系下的燃油車測算標準對新能源汽車的保費進行計算,也正是因為行業考慮到上述新能源汽車的風險所在,保險公司才對新能源車采取了相對保守的系數級別,從而導致其保費價格降不下來。

        好消息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連同汽車行業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專用險提上議程,據其內部人士透露,其細則最快將于2018年年中公布,而在此之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將在4月份公布的最新版本的車輛零整比上,首次把目前市場上暢銷的部分新能源車型納入其中。

        免責聲明

        關注 空氣能源網官方微信賬號: 空氣能源網,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評論用戶:kqnyw網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本站保持中立。

          <p id="xx5vx"></p>
            <p id="xx5vx"></p>

            <pre id="xx5vx"><cite id="xx5vx"></cite></pre>

            <p id="xx5vx"><dfn id="xx5vx"></dfn></p>

            <pre id="xx5vx"><mark id="xx5vx"></mark></pre>

            <p id="xx5vx"></p>

              <output id="xx5vx"></output>
              {天下第一社区在线观看,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欧美老熟妇乱子,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